“阳光宝宝”系列活动
发布时间: 2016-06-20 浏览次数: 605

2016422日,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红十字会展开了第一次对阳光宝宝的探访活动。

第一次拜访,我们以观察宝宝的行为及其周遭环境为主要目的,陪同宝宝活动。

活动过程由宝宝妈妈在其身边作主导,我们三人做配合工作。活动项目包括“飞行棋”,“阶梯数题”,“绘画”,“积木拼图”和“做饭过家家”。活动中,我观察到宝宝的言语表达不十分顺畅,需要妈妈在一边提醒,通过不断模仿锻炼语言,另则注意力容易涣散,但总体看来表现良好,自闭症状相对轻微。另外,宝宝母亲的教育配合工作十分值得肯定。从黄妈妈教导宝宝时的耐心与细致可看出,她几乎对宝宝的每个行为该做出的回应都有所思考拿捏。家中亦有奶奶陪伴,父亲常年在外工作。最后关于宝宝生长环境,据观察,宝宝家庭条件和所在小区环境均良好,靠近小型商区,与社会接触性大,利于宝宝成长。

此次“见行”拜访活动完成顺利,综宝宝现状及其成长环境,其康复前景十分可观。

2016520日,进行了第二次阳光宝宝康复活动。

此次活动与第一次不同,虽然形式上依然是“玩”,但玩的主导者从妈妈转移分解为我们三人,对于我们志愿者而言也开始了真正的“践行”。为增强宝宝每项活动的效用和注意力的集中度,此次活动削减“量变”而着重“质变”行为,因此这次我们与宝宝的活动重心是画画(出于宝宝自然选择)。宝宝先自己用画笔在白纸上勾勒图案,大致为简单童画——太阳白云大树和房子,接着指导宝宝“寻求他人帮助”来“请我们”帮助他填色,辅助完成宝宝画作,并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抓住机会“教”宝宝,包括语言的纠正,行为的规范等。

这一次是我们真正开始模仿宝宝妈妈的“引导”角色,主动“践行”在宝宝的行为引导和病症康复上。然而这比想象地难,什么时候该做什么、该说什么作为回应,连与宝宝日夜陪伴的妈妈都有踌躇不定的时候,更何况没接受任何培训的业余的我们。这便需要我们三人共同思考相互配合,才能更准确有效地“践行”下去。

从第一次到第二次,从“见行”到“践行”,这是进步的过程,也是探索的过程,今后的每一次也应当有所探寻,追求突破。


201665

郑安怡

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:上海奉贤区海泉路100号 邮编:201418 电话:021-64941200
Copyright©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. All rights reserved.